發布時間:2019-01-10 16:27:45發布者:河南陸港醫藥
www.bailegaelach.com 2019-01-09 藥店經理人整理 字號:放大 正常
陸港醫藥1月9日訊 保健品≠藥,18人被刑拘,涉嫌“傳銷犯罪”與“虛假廣告犯罪”,如罪名成立可能被判刑,權健保健品帝國轟然倒下了......
1月7日,根據天津日報消息,記者從“權健事件”等聯合調查組獲悉,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束某某等1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。
1月1日,天津市公安機關對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涉嫌組織、領導傳銷活動罪和虛假廣告罪立案偵查。
1月2日,對在權健腫瘤醫院涉嫌非法行醫的朱某某立案偵查。
1月7日,已對束某某(男,51歲,權健公司實際控制人)等18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刑事拘留,對另2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取保候審。相關工作也正在開展中。
可以說,權健保健品猶如一塊投入河流中的“巨石”,讓公眾、行業、媒體和政府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這里,也讓魚龍混雜的保健品行業,重新接受大眾的審視。
而這一結果將是:一部分的確有相關保健功效的保健品,很難說不受其害;而一部分的確沒有任何功效,卻夸大其詞,敢稱自己的產品有治療功效的保健品,也難逃法網,將會被不斷揭露出來。
保健品市場秩序需要重塑,行業信心需要重建,公眾疑問更需要解答。
百億保健品帝國,倒下了
自“權健保健品事件”被丁香園揭露,緊接著聯合調查組進駐以來,這個據稱市值百億的保健品帝國,通過虛假宣傳來包裝自己,通過傳銷模式實現不斷擴張的發家路徑,也逐漸浮出水面。
而其產品究竟如何呢?
根據澎湃新聞報道,事實上,權健公司在商務部備案的直銷產品共40種,包括30種化妝品、6種保健食品、4種保潔用品,無一是藥品。
然而這些并無任何治療功效的產品,卻被混同在開給病人的一堆藥品中。
因為更為可怕的是,權健不僅賣產品,還注冊了醫院,一連串產業鏈也被曝光。
據悉,權健名下目前已注冊成立四家醫院,分別為天津權健腫瘤醫院、成都權健醫院、鹽城權健腫瘤醫院以及遼寧權健腫瘤醫院。其中,實際開業經營的只有天津和成都的兩家。
目前,根據最新消息,權健涉嫌“傳銷犯罪”和“虛假廣告犯罪”,如果罪名成立,“組織、領導傳銷犯罪”,最高有期徒刑可達25年,而“虛假廣告犯罪”,主管人員可能被判刑,公司可能被吊銷營業執照。
權健保健品事件,背后的代價是血淋淋的生命,是很多本來還有治療希望的家庭,當然也是權健公司很多人所謂“財富夢想”的破碎。
而被曝光的,卻可能僅僅是保健品市場的“冰山一角”。
保健品不是藥品,更不是“萬能神藥”
保健品不是藥品,更不是“萬能神藥”,這應是一個共識和常識,人民日報撰文評論權健保健品事件。
究竟有沒有宣傳中說到的功效?這是很多人在購買保健品時的疑問;這么高的售價,吃了有用嗎?
虛假保健品被當作藥品來銷售,似乎已成了行業“重疾“,而虛假宣傳,則成了“病灶”所在。
虛假保健品宣傳手段有哪些呢?
整理信息可以知道,有的是神化保健品功效、進行虛假宣傳,讓患者產生誤解甚至放棄正常治療;有的以免費體檢、旅游、講座等為幌子,打親情牌推銷產品;有的許以高額返現、多買多賺等承諾,設置消費陷阱騙取錢財……
不少案例中,一些保健品已經從專注健康、有益身心的產品,變成了弄虛作假、坑蒙拐騙的工具,給病人乃至家庭帶來難以抹去的陰影。
而事實上,無論是廣告法還是食品安全法,都規定保健食品不能宣傳可以治病,嚴禁虛假宣傳。
據公開消息,公安機關自去年以來已破獲保健品詐騙犯罪案件3000多起,追贓挽損超過1.4億元。對企業而言,無論多大的規模、多響的牌子,只要觸犯了法律、傷害了消費者,就要受到法律的嚴懲,給公眾一個交代。
hnlgyy@126.com
電話:0371-55251234
手機:13523062366
河南省鄭州市管城區貨站街142附1-2號